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 

金融股一蹶不振 疑CDS動手腳金融股一蹶不振 疑CDS動手腳 2008-10-21 中國時報 【閻紀宇/紐約時報廿日報導】   美國紐約市與紐約州的檢察官目前正展開罕見的合作行動,調查衍生性金融商品「信用違約交換」(CDS)的交易員,是否涉及在近來的金融風暴之中人為操控CDS的「價差」(spread),圖利在股票市場對金融股放空人士。   這項調查行動的兩位主將是紐約南區聯邦檢察官賈西亞(轄區涵蓋曼哈頓)與紐約州檢察長郭謨。前者屬聯邦檢察體系,由總統提名、聯邦參議院行使同意權,以偵查刑事案件為主;後者屬州檢察體系,由州民投票選舉,以進行民事訴訟為主。熟悉內情的人士指出,紐約州有四位聯邦檢察官,過去在處理重大白領經濟犯罪案件時,經常與州檢察長互別苗頭,如今雙方卻攜手合作,顯示相關案件內情複雜、關係重大,不是單一的檢察機構所能承擔。   CDS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廣泛的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,然而缺乏完善的監管機制,成為這一波金融風暴的元兇之一。CDS本質上是一種風險性資產(如公司債或放款)持有者規避信用風險的保險契約。費用除了考量市場行情之外,也決定於交易雙方的信用評等、契約買方與資產的相關係數,因此會有所謂的「價差」。   紐約檢方發現從今年春天開始,與雷曼兄弟、摩根士丹利、高盛等金融公司聯結的CDS價差節節高升,而這些公司的股價也一蹶不振。檢方懷疑有交易員刻意哄抬這些公司的CDS價差,塑造其信用風險上升的印象,從而摜壓其股價,讓放空交易者獲利。   郭謨的辦公室已經對多家金融公司發出傳票,調閱資料,主要對象包括金融資料公司彭博社與「Markit」,以及負責大部份股票與CDS交易結算的「保管信託與結算公司」(DTCC)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也正在進行相關調查。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則鼓勵銷售CDS的公司,在今年底之前轉移到設有監管機制的交易所進行交易。   不過一位不便透露身分的投資人表示,所謂的CDS交易弊端,只是讓監管單位大作文章的代罪羔羊。目前並沒有什麼直接證據足以顯示,CDS交易員和放空人士聯手打壓金融股的股價。

 

1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沈惟全 的頭像
    沈惟全

    小琳

    沈惟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